家具封邊條生產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?。。。。。?!
1.削邊發白
(3:2配方及1:1配方才有)
1) 色粉加重,先用鈦白粉調好底色,然后增加色粉的用量。
2) 用質量好的PEWAX改善表面光澤。
3) 增加擠出溫度或降低擠出速度,以利其塑化。塑化越好,則效果越佳。
2.針眼,麻點,起泡
(主要是操作不當引起的)
原因分析 :
1)PVC混料時溫度不當,如3:2配方混料時溫度為140℃左右,2:1配方為135℃左右,混料溫度不合理,會造成起泡,針眼現象。
2)包裝袋或打粉缸蓋沒有清理干凈,有生粉和雜質漏入進去。
3)色粉沒攪均勻。
4)篩網壞了,有大顆粒的Ca粉混入配料中,在生產過程中,常加80—120目的篩網,以增加壓力及篩除掉太粗的雜質。
檢驗Ca 粉的方法:用200目的篩網篩500g鈣粉,然后用清水沖清,會發現有小砂子或鐵屑。
3.堵網
鈣粉潮濕是其主要原因。
處理方法:先把Ca粉攪拌到100℃后,讓水分充分揮發。再加PVC粉攪拌。
如果CPE當中有很粗的顆粒鈣,生產中又不能塑化時,也會造成堵網現象。處理方法是:更換好一點的CPE;或者想辦法增進PVC的塑化效果,讓顆粒鈣能得以塑化。
4.毛邊
原因是模具上有燒焦的廢料未清理干凈。處理方法:清洗模具后再生產。
5.韌性不好
原因
1)CPE不夠或不好
2)攪拌溫度低于應有溫度,會明顯降低韌性。
6.變色
穩定劑不好或用量不夠
方法:增加100—200g穩定劑量,若還不行,則要換掉,否則,滑劑多了,會使制品韌性變差,硬脂酸,PE蠟加多了,會起霜,無法印刷,同時韌性變差。
7.封邊條寬窄不一致
原因:混料時生熟不均,原因是溫度表顯示不準確或者員工未按標準作業。
檢驗膠粒質量的方法:膠粒打出后,表面不能太光亮,切面處可有些粗糙,緊密。當料切面很光亮時,表明過塑化了,可以添加些鈣粉,重新造一次粒。另外1:1配方時,最多打兩鍋料就要換一次篩網,如果不及時換的話:1) 顏色會不一致。2)異形封邊條表面會有麻點,針孔等